[宋]张九成
子张子①谪居大庾,借僧居数椽② , 阅③七年,即东窗种竹数竿,为读书之所。因榜之曰:“竹轩。”
客有见而问焉,曰:“耻之于人,大矣!今子远窜荒陬瘴疠之所侵④ , 蛇虺⑤之与邻。”
子张子哑然笑曰:“物各有趣,人各有适。子方以窜逐为耻,我独以适⑥心为贵。
子张子曰:“今夫竹之为物也,其节劲,其气清,其韵高。冐霜雪而坚贞,延风月而清淑。吾诵书而有味,考古而有得,仰首而见,俯首而听,如笙箫之在云表⑦。如圣哲之居一堂,爽气在前,清阴满几。陶陶然不知孰为我,孰为竹,孰为耻,孰为不耻,盎盎如春。醺醺如醉,子亦知此乐乎?”
客闻吾言,神丧志沮,面无人色。吾因以是言而刻诸石。
(选自《宋文选》,有删减)
【注释】①子张子:作者自称,因得罪秦桧而谪居大庾。②数椽(yuàn):数间。③阅:过了。④远窜荒陬(zōu)瘴疠之所侵:被远远发配到瘴疠流行的荒远之地。⑤蛇虺(huī):毒蛇。⑥适:满足。⑦云表:云端。
老师:学了《竹轩记》,假设你是客,针对子张子“适心为贵”,怎么用原文反驳?
学生:可用“”指出其处境糟糕,还谈什么“适心”。
老师:那站子张子角度,又怎么用原文回应?
学生:可以用“”表明自身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