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位于英国英格兰北部的约克郡西莱丁地区是18世纪英国重要的毛纺织业中心之一。其传统的生产组织形式是家内制,作坊主购进羊毛后,由家人生产,并雇佣几个帮工。一些呢绒商采用外包生产制,把计件工作分派给纺纱工、织布工等靠工资为生的人。19世纪初期,在全面采用机器生产的基础上,纺织工业获得大发展。到1850年,该地区的布拉德福德已相继修建了公路、运河、铁路,连通国内国际市场,从世纪初的1.6万人小镇发展为10万人口的工业城市,成为精纺羊毛制品的国际贸易中心。
——摘编自[英]T. S. 阿什顿《工业革命(1760—1830)》等
材料二
——[英]德雷克·格雷格里《区域转型与工业革命:约克郡羊毛工业的地理格局》
材料三 据统计,1700—1750年,英格兰人口从600万增至650万;1750—1801年,人口激增至900万。与此同时,英格兰人口重心也在转移。1700年,大部分人口居住在英格兰南部地区,而北部地区人口分布稀疏。从1750年开始,人口逐渐聚集至以毛纺业为代表的约克郡、以棉纺业为代表的兰开斯特和以铁制品生产为代表的米德兰等煤铁资源丰富的北部地区。这些地区成为英格兰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1901年英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英格兰北部人口已超过南部人口。
——摘编自[法]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