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 试卷
  • 试题
学段: 学科:
上传图片
或拖拽图片 ,或截图后Ctrl + V上传图片
图片上传失败(原因:图片不够清晰或未拍摄完整)
(图片大小不超过10M)
今日剩余可使用:0
搜索
清空
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小雯邀请你探讨小说阅读方法,一起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

    羡鱼耻

    张爱国

    ①早饭后,孟浩然信步来到山脚下,见一老者,戴一顶大斗笠,背着一只大鱼篓,扛着一根丈余长的鱼竿,精神抖擞,脚步悠闲。一只大白鹅紧随其后,昂首挺胸,霸气十足,一路“欧,欧”叫着。

    ②“老人家去哪里垂钓?”孟浩然紧走几步跟上。“湖里。”老者声音低哑,满是沧桑。

    ③反正也无事,孟浩然跟着老者来到湖边。洞庭湖巨浪翻滚,冲击着脚下的堤岸,巍巍岳阳城也似在整个震颤着。放眼北望,水气蒸腾,烟波浩渺,让人分不清何处是湖,何处是云梦泽,何处是天与云。

    ④“老人家,如此水势,哪里钓得上鱼?”巨浪声中,老者似是没有听清。孟浩然跟近几步,提高音量再问一遍。“哦,任他巨浪滔天,总有风平浪静处。”老者依旧以自己的节奏往前走。

    ⑤孟浩然不由慢下脚步,低头回味老者的话。好一会儿,等他抬头,眼前是一大片茂密的芦苇丛,老者已不见踪影。孟浩然踮脚张望,不敢进入,他听说芦苇丛容易使人迷失方向。“欧!”是大白鹅,它的大白脑袋从芦苇丛中探出来,高傲地看了一眼孟浩然。孟浩然急忙走近。老者蹲在岸边,大斗笠将他整个罩住。老者提竿,一条鱼吊在竿下,扭着身子,胡乱蹦跳。

    ⑥“好大一条鱼!”孟浩然不由惊叫,站到老者身后。这是一片港汊,三面是茂密的芦苇。老者不时提竿,每提一次,就有一条鱼出水。每一条鱼出水,孟浩然就会惊喜地叫一声。

    ⑦“你没有事吧?”声音从斗笠下传来,“我一个钓鱼的,你陪着我,可不值当哦。”

    ⑧“没事,没事。”孟浩然嘴上应着,心里却不由地琢磨起老者话里的话。

    ⑨“没事?还是没找事?”老者又提起一条鱼。

    ⑩“没……”孟浩然吃惊不已,老者何人?为何句句话里有话?

    ⑪孟浩然早年就有心出仕,也曾做过小官,但很快发现这官场暗流涌动,瞬息万变。他想不受搅扰,无关是非,安心办好自己的差事;再读点书,作点诗文,看点山水。于是他辞官退隐,流连于山水之间。如此几载,他左右徘徊,庸碌无为,眼巴巴地看着耕者有其入,仕者有其绩,隐者有其修。就像现在,同样的光阴,老者已收获半篓鱼,他却只是两手空空的看客,徒有羡慕。

    ⑫“从来人找事,何处事寻人?”老者仿佛已入化境,连声音也是静的。

    ⑬“找事?找事岂不是求人?”

    ⑭“不求人,待人求?”风吹偏了斗笠,老者微微倾两下头,斗笠恢复端正。

    ⑮“老人家,哦不,老先生,”孟浩然分明感觉到老者绝非普通的渔人,起身叉手施礼道,“请老先生指教。”

    ⑯“哦,你已迈出第一步。”斗笠下似有一丝笑意,“宜当遵从本心。”

    ⑰“老先生,在下有一忘年之友,但如今他身在高位……”

    ⑱“所以放不下身段咯?”老者收了竿,背起鱼篓,从芦苇丛里牵出一叶小舟,和大白鹅一起跳上去,鱼竿一点,消失于浩渺烟波里。孟浩然看得入了神……

    ⑲回到山上,孟浩然手书一诗: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⑳孟浩然高声吟诵几遍,于卷前题上“望洞庭湖谒【注】张丞相”,刚欲搁笔,又觉不妥,乃至满脸通红,遂将“谒”字划掉,还重重涂抹几笔。

    ㉑好半天,孟浩然在划掉的字旁补写了一个“赠”字。

    (选自《2024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有删改)

    【注】谒:拜见,进见。

    1. (1) 下列关于第③段中环境描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段话描写了洞庭湖巨浪翻滚的景象,展现人物活动的场景。 B . 这段话渲染了烟波浩渺的迷茫之感,与孟浩然此时心境相合。 C . 这段话隐喻了孟浩然的处境,引出后续对话,推动情节发展。 D . 这段话暗示了孟浩然最终会随波逐流,迷失自我,丢失本心。
    2. (2) 请自选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欧!”是大白鹅,它的大白脑袋从芦苇丛中探出来,高傲地看了一眼孟浩然。

    3. (3) 在第⑮段中,孟浩然为什么改变了对渔人的称呼?
    4. (4) 文末孟浩然将“谒”字改为“赠”字。请谈谈你对这个细节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