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 试卷
  • 试题
学段: 学科:
上传图片
或拖拽图片 ,或截图后Ctrl + V上传图片
图片上传失败(原因:图片不够清晰或未拍摄完整)
(图片大小不超过10M)
今日剩余可使用:0
搜索
清空
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 1. 实验:把铜丝放入稀硫酸中,无明显现象,再加入双氧水,铜丝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并逐渐增多,一段时间后产生大量气泡,溶液变蓝。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 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铜与稀硫酸不能发生置换反应 B . 实验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C . 溶液变蓝的方程式有 D . “产生大量气泡”,说明起到了催化作用
基础巩固 换一批
  • 1. 把铁条放入盛有过量稀硫酸的试管中,下列改变不能加快氢气产生速率的是(   )
    A . 改铁条为镁条 B . 滴加少量CuSO4溶液 C . 改稀硫酸为98%的硫酸 D . 升高溶液的温度
  • 2. 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室温下的反应,所用镁条质量和表面积相同,且均已用砂纸打磨,实验2的镁条放在尖嘴玻璃导管内并浸于蒸馏水中,实验3产生的浑浊物主要为碱式碳酸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镁条表面有微小气泡,且溶液较长时间无明显变化

    镁条表面有较多气泡且产生气泡速率逐渐加快,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镁条表面有大量气泡,溶液逐渐变浑浊

    A . 实验1现象不明显,可能与表面生成了难溶的有关 B . 实验2比实验1现象更明显,可能是由于玻璃导管内空间狭小,热量不易散失 C . 由实验1和实验3可得出“碱性增强有利于加快镁与水反应速率”的结论 D . 实验3中破坏了在镁条表面的沉积,增大了镁与水的接触面积
  • 3. 糕点礼盒中经常放入食品脱氧剂。一种常见固体脱氧剂的组成为铁粉、炭粉、氯化钠等,脱氧原理与钢铁的吸氧腐蚀相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 脱氧剂中加入氯化钠,可以加快脱氧过程,效果更好 B . 脱氧剂大面积由黑色转变为红棕色,说明已经失效 C . 含有1.12g铁粉的脱氧剂,理论上最多能吸收标准状况下氧气224mL D . 降低温度冷藏,也可以延长糕点保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