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有为体验校组卷平台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知识点
知识点
解题模型
全新上线“学科素养”、“命题特征”筛选试题功能
我知道了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5高三下·钦州月考) 近年来基于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的生物修复技术逐渐成为修复严重受损的河湖生态系统的一种重要手段。下图为利用固化载体微生物(将PGPR固定于载体中)修复某重度富营养化小型湖泊的作用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区分不同水体群落的最重要特征是。滤食性鱼类主要分布在水体上层,草食性鱼类主要分布在水体的中下层和水草多的地方,这种分布的意义是
    2. (2) 少量的污染物流入湖泊,无需进行治理即可快速恢复,原因是生态系统存在能力。若污染物持续不断流入,会导致湖泊中鱼虾大量死亡,稳定性降低。
    3. (3) 固定于载体中的PGPR一方面可快速降解污染物,释放,为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提供养分;另一方面可与水体中的有害菌竞争,降低水体中有害菌的比例,减植物病虫害的发生。沉水植物也可为PGPR提供有机养分和,二者的种间关系为。接种PGPR时通常需选择土著微生物,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原理。
    4. (4) 某科研团队对采取该生物修复技术修复后的人工鱼塘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部分数据未给出,能量单位为×103J/cm2·a,肉食性动物作为只占据一个营养级研究)。

      生物类型

      呼吸散失的热能

      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未利用的能量

      外来有机物输入的能量

      生产者

      48

      62

      6

      35

      0

      植食性动物

      13

      X

      3

      5

      5

      肉食性动物

      Y

      7

      1

      6

      10

      据表分析,Y的数值为,流入该人工鱼塘的总能量为J/cm2·a,植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间的传递效率为(保留1位小数)。

  • 1. (2025高三下·钦州月考) 在某一片小麦田中,长着许多杂草,还有食草昆虫、青蛙、鼠、蛇等动物活动。某研究小组对该农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研究小组要估算该农田中荠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法。为保证调查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选取样方时应注意的主要事项有(答出3点即可)。
    2. (2) 消灭某种虫害时,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就会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结果直接影响害虫的,从而使该种害虫的种群密度降低。
    3. (3) 研究小组为了监测和预报该生态系统内鼠害的发生情况,对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者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通常采用法,原因是
    4. (4) 田鼠大量繁殖导致植被破坏、加速土壤风蚀,控制田鼠种群数量的根本措施是
    5. (5) 图1表示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增长曲线,图2表示某种草原布氏田鼠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R)的变化曲线(R=出生率/死亡率)。则图1中种群数量以A曲线增长时,种群增长率(填“增大”“不变”或“减少”)。图2中,当R值为a点对应的数值时,布氏田鼠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为

         

  • 1. (2025高三下·钦州月考) 下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以及对秸秆进行进一步利用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 (1) 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系统的优势主要是
    2. (2) 秸秆利用后产生的废渣可以还田,其中的有机物可被分解者分解,产生的可用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3. (3) 农田中的生物可以通过捕食与被捕食传递信息,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4. (4) 该农田生态系统的能力是有限的,这一能力的基础是
    5. (5) 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农田生态系统的(填“高”“低”),原因是
  • 1. (2025高三下·钦州月考) 如图甲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乙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请据图作答:

       

    1. (1) 图甲中,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除了图甲中的成分外,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还包括
    2. (2) 图乙中,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C表示。若图甲中营养级Ⅰ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则营养级Ⅰ、Ⅱ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用图中所给字母表示)。
    3. (3) 由图乙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
    4. (4) 若图甲中营养级Ⅰ、Ⅱ、Ⅲ各有一种生物甲、乙、丙,构成的食物关系如图丙。其中,甲的能量中比例为X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则要使丙的能量增加A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kJ(用所给字母表示)。
  • 1. (2025高三下·钦州月考) 下图为碳循环的简明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缺少的一个重要箭头是
    2. (2) 发生A过程的生物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A这一过程有两种类型。
    3. (3) 与A过程本质相同的有(填字母)过程。
    4. (4) 碳在非生物环境中以的形式存在,而在非生物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的形式进行循环,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的形式传递。
  • 1. (2025高三下·钦州月考)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种类很多。鼬遇到危险时,由肛门排出有强烈臭味的气体,既是报警信息素,又有防御功能。多种鱼类能产生微弱电压,鱼群在洄游过程中的定位,就是利用生物电场与地球磁场间的相互作用而完成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鼬排出的气体和鱼类产生的微弱电压都属于物理信息 B . 鼬是信息源,臭气作为信息可调节种间关系 C . 生物和生物之间、生物和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都是双向的 D . 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驱赶某些有害动物,属于化学防治
  • 1. (2025高三下·钦州月考)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关关雎鸠”中的关关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的行为信息 B . “黄鸟与飞,集与灌木,其鸣喈嘴”体现了行为信息和物理信息 C .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燕燕于飞,上下其音”,体现了行为信息和物理信息 D . 人工释放性外激素诱杀雄虫属于生物防治
  • 1. (2025高三下·钦州月考) 通过系统性生态治理,如清淤补水、种植水生植物和投放有益微生物等措施,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清除淀区淤泥减少了系统中氮和磷的含量,使水华发生的概率降低 B . 补水后生物种类增加,周围气候得以改善,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 . 种植水生植物使淀区的食物网复杂化,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增强 D . 水中投放能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有益微生物可促进能量循环
  • 1. (2025高三下·钦州月考) 利用标记重捕法估算种群数量时常用双标记法、可以估计标记物脱落的概率。标记个体同时标记a与b,根据第二次捕捉带b标记的个体可求出a标记的丢失率,同时丢失ab标记的概率为a和b单标记丢失概率的乘积。用该方法对某鼠种群进行调查,得到数据如下表,该种群数量约为(       )

    第一次捕捉数

    第二次捕捉数

    第二次捕捉只带a标记数

    第二次捕捉只带b标记数

    第二次捕捉带ab标记数

    60

    64

    4

    4

    12

    A . 160 B . 180 C . 200 D . 220
  • 1. (2025高三下·钦州月考) 研究人员对某人工林生态系统食物链中两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 能量A表示昆虫同化的能量 B . 昆虫粪便中的能量属于昆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C . 昆虫的呼吸消耗量可用于昆虫本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D . 该人工林中树和昆虫构成的数量金字塔可能为倒金字塔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